【视觉训练】VR“炫酷黑科技”,让视功能训练更有趣!

湘潭仁和爱尔 2023年7月03日
弱视是怎样的?
弱视可能许多家长都不了解。简单来说,弱视就是孩子眼睛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,但是经过矫正后,视力仍然低于同龄人正常视力水平。弱视与近视一样,都是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高发。
弱视的危害
但弱视的危害比近视大出许多倍,弱视如果不及时防治,视力便会永久低下。因此弱视对于患者来说,将一辈子影响正常的学习、生活、就业等问题。
导致弱视的四个原因
斜视 
由于斜视会引起复视和混淆,使患者感到不适,视中枢就主动抑制来自斜视眼的黄斑视觉冲动,该眼由于黄斑长期被抑制,从而会导致弱视;斜视发生的年龄越小,产生的抑制越快,弱视的程度就越深;
屈光参差
两只眼的屈光度不一样,在大脑中就会呈现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像,产生视觉矛盾,这时候大脑往往会选择清晰的一侧眼睛的成像来看,因此导致单眼弱视;
高度屈光不正
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,由于看不清东西,对眼底黄斑部的刺激就会减弱,可因此造成双眼弱视;
形觉剥夺
如白内障、眼睑下垂等疾病使得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,妨碍黄斑接受光刺激,会因此导致弱视。
弱视的发生,一定有以上四个原因中的其中一个。如果没有上述原因,视力不好,就不一定是弱视。因此,孩子视力异常怀疑为弱视时,一定要去医院严格仔细检查,以免错误诊断延误病情。
VR视觉训练

针对每个儿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,采用动画、音频、视频等动态媒体,将眼科强化训练寓于智力开发、童趣游戏之中,趣味性强,儿童接受度高,将以往的强迫治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训练,使之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有效的治疗。

      VR是Virtual Reality的英文缩写,中文译作“虚拟现实”,或称灵境技术,实际上是一种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(Virtual World)的计算机系统,随着VR技术的不断完善,她势必会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,利用VR技术进行视觉康复训练,就是其中的一次重要实践,VR利用本身的技术优势,将平衡觉、感知觉充分融入到训练中,形式和效果都优于其它技术实现的视觉训练。

选择VR技术应用于视觉训练的原因

    1、同时激发脑、眼、躯体的训练。传统的视觉训练很难在一次任务中同时对脑、眼、躯体同时协调训练,多也是手眼脑同时参与,VR仿真视觉训练因为采用了躯体识别,将以往的只是看或者通过鼠标、键盘完成的任务改为由全身的动作去完成任务,不仅能训练双眼单位时间内捕获更多的信息,更能提升大脑高效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,再支配躯体精确完成相应任务,使脑、眼、躯体真正实现协调统一。

 

   2、提高训练的趣味性,增强用户的依从性。VR视觉训练将真实的人融入到虚拟环境中,用户能在固定的现实环境中感受到VR所模拟的不同空间且让人身心愉悦的融入虚拟世界,同时,虚拟世界里的任务能让用户暂时沉溺其中,关注完成游戏任务,大大增加训练的趣味性,从而解决弱视治疗中出现枯燥、乏味、被动、敷衍的现象,真正让用户自主、积极地参与训练。

   3、减少训练产生的视疲劳。其它技术实现的视觉训练,均存在距离近、视标小的消极面,单次训练不宜太长时间,导致训练周期偏长,而VR视觉训练很好的规避这个消极面,采用100寸甚至更大的屏幕来显示视标,并且,用户是在远离视标2米以上的距离通过躯体动作来控制视标完成虚拟任务,这种姿态下,眼肌几乎是无调节,无限接近“正视”,大大减少训练产生的视觉疲劳,同时能大幅增加单次训练时长。

 

   4、视觉、感知觉、平衡觉相结合。VR视觉训练模拟出不同空间位置的任务,要求现实中的用户不仅要将专注地通过眼睛获取信息,同时要求中枢系统及时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,并终交由本体感受器去完成任务,训练中看似简短的过程,实际上经历了从眼球获取信息后传递到视中枢处理,再将处理结果交由躯体去完成的一系列复杂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虚拟任务将视觉、感知觉、平衡觉有机相结,反复这个过程,不仅能提升视觉能力,同时也能提升运动能力。

VR视觉训练相对传统弱视治疗,趣味性更强,躯体协调能力提升更快,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,传统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若有条件来院训练患儿,早治疗,能更快的治愈,希望家长克服困难,和宝宝一起加油,不要半途而废。